国庆假期,一起打卡北京胡同里的这些红色印迹
红色文化是当代首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今年国庆假期,一起到老城街巷里那些红色印迹中去,在各具特色的展览和活动中重温百年党史,感悟初心,汲取奋斗力量。
01
北大红楼
🔺长按图片预约观展
北京大学红楼位于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建筑面积约11000㎡,原为北京大学校部、一院(文科)、图书馆所在地, 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全楼主体以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称北大红楼。
1918年的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是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这里曾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高潮, 是五四运动的重要策源地、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地,对推动全国范围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1961年,北大红楼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大学红楼设有“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并对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等六处旧址进行复原。展览展出图片958张(含文字版、表格、地图),文物(含实物、文献、档案等展品)1357件,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着力展现北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所具有的独特地位、独特贡献、独特价值。
李大钊办公室
五四游行筹备室
全面修缮后的北大红楼
02
北大二院旧址
(原北大数学系楼)
🔺长按图片预约观展
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位于东城区沙滩后街55、59号一带原京师大学堂院内,建于1904年,砖木结构,高两层。
这里曾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的重要组成部分,1919年改称北京大学第二院数学系楼,李大钊、陈独秀曾在此讲学。1919年3月,青年毛泽东在该楼第16教室聆听李大钊授课。1920年5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曾在此举办庆祝五一劳动节等革命活动,这里也是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等早期组织的重要活动地。
京师大学堂二门旧址
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设有“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专题展”,展览面积835㎡,展出文物40余组件,展品472件,展现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的酝酿创建、发展壮大过程,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青年、引导进步社团、帮助北方主要城市建立党团组织等内容。
北大二院旧址今貌
“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专题展”室内场景
03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陈独秀旧居)
🔺长按图片预约观展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位于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旧门牌是箭杆胡同9号),有北房三间,南房三间,靠街门倒座小房一间。
1917年,陈独秀受聘于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租住在此,《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随迁此地。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高一涵、沈尹默等人曾任《新青年》编辑。这里是新文化运动主阵地之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场所。1920年2月,陈独秀为躲避北洋军阀政府迫害,离京赴沪,《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沪。2001年,陈独秀旧居被公布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入口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总面积272㎡,北房展览共展出文物122组件,展品264件,集中展示《新青年》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体现《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南房展览展出文物7组件,展品17件,简略陈列介绍陈独秀的基本生平和在北京期间的主要情况。
“历史上的《新青年》”展厅
《觉醒年代》剧中场景复原
04
中法大学旧址
🔺长按图片预约观展
中法大学旧址位于东城区东皇城根北街甲20号,由一座灰色西式三层楼房、一座两层礼堂和一组中式建筑组成。中法大学前身是民国初期蔡元培等发起组织的留法勤工俭学会创办的法文预备学校,1920年改称中法大学西山学院,原校址在西山碧云寺。1925年,文科迁至此处,改称中法大学福尔德学院。
中法大学旧照
中法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地之一。1922年,建立了以肖明为书记的中共西山支部。1923年,建立了以肖明为书记的中共中法大学支部。同年,陈毅进入中法大学学习,并由团员转为党员。1924-1925年,陈毅担任中法大学党支部书记。1984年,中法大学旧址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法大学旧址设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专题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专题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专题展”展示了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经过五四运动,进步知识分子在风云激荡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专题展”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理论成果。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指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今天的中法大学旧址院内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专题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专题展
05
北京李大钊故居
🔺长按图片预约观展
北京李大钊故居位于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文物建筑占地面积约550㎡。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钊及家人在石驸马后宅35号(今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北院居住将近四年,这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
在此居住期间,李大钊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国共合作、领导北方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20世纪初叶中国革命的“播火者”。2013年,李大钊故居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李大钊故居院内景观
06
京报馆旧址
(邵飘萍故居)
🔺点击图片预约观展
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位于西城区骡马市大街魏染胡同30号、32号,文物建筑面积近820㎡。《京报》由邵飘萍于1918年10月创办,京报馆最初位于前门外三眼井38号,后迁到琉璃厂小沙土园胡同,1925年10月迁至现址。
京报馆旧址资料图
邵飘萍创办的《京报》注重新闻报道和时政评述,反帝反军阀旗帜鲜明,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配合党的北方革命活动,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1925年,邵飘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4月26日被奉系军阀杀害。1984年,京报馆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围绕一代传奇报人、一份传奇报纸、一部党报党刊史布设专题展览。展览面积556.9㎡,展出展品约126件,图片约260张(含触摸屏),生动展现在党的领导下,一百年来中国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充分发挥党报党刊的作用,为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前进做出重要贡献。透过一人一报一馆,回溯百年红色报刊,追寻先辈的足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今貌
本内容根据北大红楼、伟大开篇专题展、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法大学旧址、北京李大钊故居、京报馆综合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文化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内容由北京印迹平台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举全市之力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走进北大红楼,寻找“光辉起点”
众智营城|京津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坛
北京最美的时节,有哪些事情值得期待?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公众宣传平台,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光明网提供运营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和专业全媒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